“今天拿到林票后,感觉自己也当上了‘股东’,后面可以享受分红,而且林场还会雇我们去做工,又能增加一份收入。”近日,安远县车头镇官溪村发放村内首批林票,村民叶焕拿着林票满怀欣喜。
林海生金,希望在林。此前,官溪村收回属于村集体的山林资源,将分散的林地、山场整合,实现“小山变大山”。通过对接安子岽林场,发展毛竹、林木种苗,高标准建设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林权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此次共发行林票267张,收益按林场60%、村集体40%分成,村集体的收益以林票的形式分配给村民,是安远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
安远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99.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72%。然而,林权分散化、破碎化的问题,使得林业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个体林农普遍缺乏资金、技术、现代管理经验以及市场对接能力,导致造林成活率低,经营效益不尽如人意。
借助林改的东风,安远县“点绿成金”。创新推出“场村共建”模式,率先实行“林票机制”。由村集体提供集体林地,林场负责经营管理,林场、村集体、村民三方按照约定比例分配林木收益。发行的林票可继承、可挂失、可赠与,村民可随时用林票在本村进行等额的资金兑换或流转经营。
“林票打破了森林资源流动性差的壁垒,激活了集体林地经营权,加快促进了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份、林农变股东。”安远县林业局局长唐石发解释道,依托“场村共建”模式和“林票机制”,还为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开辟了新路径,有效助力国有林场进一步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让林农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林票当作“绿钞票”,青山变成“活银行”。安远县以林票发放为契机,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安远县国有林场与40个行政村共建营造林9.27万亩;合作种植林药林菌2.55万亩,新造油茶1.2万亩,毛竹经营1.13万亩;建设森林康养基地4个,为村集体增收870万元,1万余名村民增收3600余万元;森林食品产业园吸引22家企业入驻,签约总金额达61.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刘思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