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动态

全南点燃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1-07-28 09:54来源:赣南日报字号:

全南点燃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全南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当前,全南县多措并举招项目、挖潜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快速建成投产,推动工业倍增升级,点燃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激活发展动能

全南县电子企业无尘车间里,全制动智能机器臂在24小时生产出口产品。陈声年 摄

  在江西盛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修,安装空调、干燥、气体、纯水等动力系统,部分生产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开始投入生产。

  江西盛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签约落户全南。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剑明介绍,最初来全南考察,就被这里的绿色生态所吸引,项目很快落地。

  据了解,该公司是全南今年引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主要购置200套生产配套机械设备,建设4条单体电芯、移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备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及组件产品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亿瓦时电池及组件产品项目。

  全南县紧扣工业倍增升级,坚持围绕“5020”项目抓龙头,围绕新签项目抓建设进度,围绕落户客商抓服务,抓好龙头大项目引进,加快项目推进,搞好项目服务。前不久,索源科技5G设备电源和电源适配器项目、通达软性磁铁芯生产项目、生猪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项目等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5亿元;涵盖电子信息产业、农田建设在内的10个项目宣布竣工。如今,该县电子信息产业逐步迈向集群化、链式化,初步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目标。今年1月至4月,该县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223%。

全南县佳信捷5G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加班生产外销产品。陈声年 摄

  助企轻装上阵

  “有了‘专班化’服务,现在公司的单日产值在百万元以上,我们手上没有交付的订单还有1.5亿元以上,生产势头非常好。”络鑫科技(全南)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海说。

  全南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专班化”服务,一个重点项目配套一个专班服务团队,切实解决园区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县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名挂点县领导、一个领办单位、一支服务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张推进图”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针对企业落地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力争让企业在行政审批环节少跑腿。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好驻企帮扶制度,组织开展好县领导与企业家每月见面座谈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破解难题。今年一季度,该县落实相关政策为企业减负2322.04万元。

  为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该县积极为企业招工想点子、出实招,组建招工服务队伍,制定下发了《全南县2021年度精准招工工作实施方案》,为招工工作提供人员和政策保障;建立定期联系服务制度,走访服务企业,引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丰富企业文化。在县内开展小型招聘会,在县外建立劳务输入点6个,在赣州人事人才网、全南在线网发布线上招聘信息9000条,组织16家企业开展网络直播招聘活动8场;引导园区企业和赣州技师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全南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点4个。今年1月至6月,该县各招工责任单位累计为33家用工服务企业招工2526人。

  助推换挡提速

  “日前,全南瑞隆科技、松岩冶金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将有助于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工业倍增升级。”全南县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主任陈选文说。

  全南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创新能力建设,在重点领域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政策安排和工作部署,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16条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大力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目前,该县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

  为推动工业倍增升级,该县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倾力打造集聚研发中心、孵化机构和高端实体企业的重要平台,通过校地合作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12万平方米产学研用园区,入驻登峰电源、中瓷科技等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形成集PI膜、面板、触控屏、显示模组、显示器等链条相对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该县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功获批9个市级创新平台。去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了25.3%和55.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

  (陈海明)

全南点燃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炎炎夏日,笔者走进全南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当前,全南县多措并举招项目、挖潜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快速建成投产,推动工业倍增升级,点燃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激活发展动能

全南县电子企业无尘车间里,全制动智能机器臂在24小时生产出口产品。陈声年 摄

  在江西盛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修,安装空调、干燥、气体、纯水等动力系统,部分生产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开始投入生产。

  江西盛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签约落户全南。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剑明介绍,最初来全南考察,就被这里的绿色生态所吸引,项目很快落地。

  据了解,该公司是全南今年引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主要购置200套生产配套机械设备,建设4条单体电芯、移动电源、储能电源、动力电源、备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及组件产品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亿瓦时电池及组件产品项目。

  全南县紧扣工业倍增升级,坚持围绕“5020”项目抓龙头,围绕新签项目抓建设进度,围绕落户客商抓服务,抓好龙头大项目引进,加快项目推进,搞好项目服务。前不久,索源科技5G设备电源和电源适配器项目、通达软性磁铁芯生产项目、生猪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项目等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5亿元;涵盖电子信息产业、农田建设在内的10个项目宣布竣工。如今,该县电子信息产业逐步迈向集群化、链式化,初步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目标。今年1月至4月,该县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223%。

全南县佳信捷5G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加班生产外销产品。陈声年 摄

  助企轻装上阵

  “有了‘专班化’服务,现在公司的单日产值在百万元以上,我们手上没有交付的订单还有1.5亿元以上,生产势头非常好。”络鑫科技(全南)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海说。

  全南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专班化”服务,一个重点项目配套一个专班服务团队,切实解决园区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县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名挂点县领导、一个领办单位、一支服务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张推进图”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针对企业落地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力争让企业在行政审批环节少跑腿。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好驻企帮扶制度,组织开展好县领导与企业家每月见面座谈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破解难题。今年一季度,该县落实相关政策为企业减负2322.04万元。

  为满足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该县积极为企业招工想点子、出实招,组建招工服务队伍,制定下发了《全南县2021年度精准招工工作实施方案》,为招工工作提供人员和政策保障;建立定期联系服务制度,走访服务企业,引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丰富企业文化。在县内开展小型招聘会,在县外建立劳务输入点6个,在赣州人事人才网、全南在线网发布线上招聘信息9000条,组织16家企业开展网络直播招聘活动8场;引导园区企业和赣州技师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全南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点4个。今年1月至6月,该县各招工责任单位累计为33家用工服务企业招工2526人。

  助推换挡提速

  “日前,全南瑞隆科技、松岩冶金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将有助于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工业倍增升级。”全南县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主任陈选文说。

  全南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创新能力建设,在重点领域创新、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政策安排和工作部署,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16条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大力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目前,该县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

  为推动工业倍增升级,该县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倾力打造集聚研发中心、孵化机构和高端实体企业的重要平台,通过校地合作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12万平方米产学研用园区,入驻登峰电源、中瓷科技等8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形成集PI膜、面板、触控屏、显示模组、显示器等链条相对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该县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功获批9个市级创新平台。去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了25.3%和55.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

  (陈海明)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