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动态

兴国: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4-11 10:52来源:赣南日报字号:

  近年来,兴国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从平台建设到校企联动,从成果转化到人才培育,兴国县正以务实举措激活创新“引擎”,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生动答卷。

  聚力平台建设

  夯实创新“硬支撑”

  兴国县聚焦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载体,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依托《兴国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6313” 行动计划》,晓明科技、兴氟化工等企业与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携手,分别设立智能建造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在三一智能制造旗舰产业园,智能建造研究院正开展智能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其研发的全自动生产线已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率提升40%。

  走进江西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高速运转的半导体封装设备正进行精密作业。“我们与江西理工大学共建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在新型显示模组领域取得12项核心专利。”公司总经理王曙敦在采访中表示,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从订单接收至产品下线的全流程周期缩短了25%,生产成本下降18%。目前,企业在深圳、武汉、兴国三地研发基地联动攻关,产品已打入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高端市场,成为人机交互系统解决方案的行业标杆。

  深化校企联动

  打通成果转化“中梗阻”

  针对技术需求与科研资源错配问题,兴国县创新搭建“数字+”对接机制,通过113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精准匹配高校资源,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江西海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年产4万吨维生素B3的合成生物法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与江南大学联合开发的生物医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让生产效率提升了30%,产品纯度达到99.8%。”总经理韩道平指着中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介绍,企业依托“生物酶工程技术中心”等三大研发平台,已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5%。

  在金电电子的产品检测车间,高精度自动化设备正进行良品筛选。“过去依赖人工检测,良品率仅92%,如今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智能检测系统,让良品率提升至98%。”公司负责人邱家生坦言,校企联合攻关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质量瓶颈,更推动产品进入高端电子元器件市场,预计年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模式,兴国县已促成6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转化成果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强化政策赋能

  构建协同“生态圈”

  通过系列举措,兴国县工业经济呈现“量质齐升”态势,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1家,4家企业获评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在晶华微电子的展厅里,王曙敦指着最新研发的柔性显示器件说:“政策扶持与创新生态,让企业有信心在半导体领域持续突破。” 而在海文生物的厂区,韩道平展望道:“依托产学研协同,我们正谋划建设全球著名的烟酰胺生产基地。”

  从智能工厂里的技术攻坚,到实训基地中的技能培养,兴国县正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绘就创新发展新图景。这片红色土地上,创新驱动的“引擎”持续轰鸣,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澎湃的“兴国经验”。(胡卫东)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