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通知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4-01 16:02来源:赣州市司法局字号:


关于公开征求《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

《赣州市献血条例》是我市2025年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项目之一,市卫健委负责条例起草,目前正由市司法局开展立法审查。为了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市卫健委报送审查的《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送审稿)》全文公布,征求意见。

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在202541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一)通过信函方式寄至:赣州市章贡区长征大道市政中心南楼513(邮政编码:341000),并在信封上注明“献血条例立法”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fzb8391051@163.com。

                           

赣州市司法局

                                   202541


赣州市献血条例(草案送审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及依据】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推动和规范献血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江西省献血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和与献血相关采血、供血、临床用血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献血原则】本市依法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社会参与、公民自愿的原则。

提倡十八周岁至六十周岁的健康个人自愿无偿献血;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个人主动要求献血的,献血年龄可以延长至六十五周岁。

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医务人员、教职工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年献血一次以上,为树立社会新风尚做表率。

第四条【政府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献血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推动献血事业健康发展,并负责下列主要工作:

(一)完善采供血服务体系。

(二)组织开展献血宣传教育。

(三)将献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依法对献血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五)将献血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镇创建等的内容。

(六)依法对在献血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集由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医疗保障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献血相关政策,协调解决献血工作中的重问题。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赣州蓉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市人民政府赋予的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献血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献血宣传、动员、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献血工作。

第五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制定献血、采血、供血和医疗临床用血等监督管理制度。

(二)将献血站(点)的设置纳入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三)普及血液知识,开展献血宣传工作。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红十字会、采供血机构以及健康教育与促进机构等单位开展献血工作。

(五)合理调配血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其他部门及组织职责】下列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献血相关工作:

(一)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与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的衔接,综合交通、人流量等因素,将献血站(点)的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二)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献血站(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

(三)财政部门应当统筹保障献血站(点)设置、宣传教育、设施设备、人员培训等工作所需经费。

(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为流动献血车在道路上临时停放提供便利,保障执行紧急任务的急救送血车优先通行

(五)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协助、支持无偿献血公益户外广告设置,为户外献血活动以及献血场所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在合理位置设置固定献血站(点)的指示牌。

(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协助、支持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宣传活动

(七)教育部门应当将血液以及无偿献血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健康(卫生)教育范围,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安排血液和无偿献血的知识内容。

(八)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献血相关工作。

红十字会应当依法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协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献血宣传、教育、组织、表彰等工作,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根据章程,引导、组织有关群体积极参与献血工作。

第七条中心血站职责赣州市中心血站以下简称血站是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调剂、供应及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建立采供血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执业许可、献血点设置、服务热线、献血流程、用血费用减免办理指南、献血奖励和优待政策等信息

(三)建立献血者信息反馈、回访制度,对献血后经检测血液不合格的,及时向献血者告知检测情况。

(四)建立稀有血型和常规血型献血者信息数据库

(五)对献血者个人信息予以保护,接受社会监督。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医疗机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当将献血及临床用血知识纳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内容,推行临床用血点评制度,主动向患者亲友宣传并鼓励其自愿参加献血。

第九条【年度献血方案】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省年度献血计划,制定年度献血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年度献血方案结合本行政区域医疗水平、医疗用血需求人口数量和结构等情况拟定年度献血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年度献血方案的实施情况应当定期通报。

第十条【相关单位宣传职责】 每年的一月六月为本无偿献血宣传月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无偿献血宣传月组织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媒体等集中开展献血公益宣传活动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在无偿献血宣传月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按照规定免费发布献血公益广告,普及献血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并积极宣传献血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

车站、机场、广场、公园、风景名胜区、医院、交通枢纽站点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利用其设置的固定宣传栏开展献血公益广告以及献血者优待政策等宣传活动。

鼓励商业综合体等有关业主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利用其广告发布资源开展献血公益宣传。

第十一条【献血活动季】每年的第一季度医务人员献血活动季”,第三季度国家工作人员献血活动季”,第四季度教职工和高等学校学生献血活动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献血活动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集中开展献血活动。

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选择具有行业特色、纪念意义的时间开展献血活动。

第十二条【血液应急保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血液应急保障预案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编制血液应急保障预案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本行政区域内人口规模、用血需求相适应的志愿献血应急预备队,每年应当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在库存血液不足或者临床急需用血时,启动应急预案,指定有关单位组织应急献血,动员志愿献血应急预备队献血

第十三条【献血者用血优惠】献血者享受下列用血优惠

(一)献血者临床用血时,献血总量一千毫升及以上的,终身免费用血;献血总量不足一千毫升的,五年内免费使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三倍的血液,超过五年的,免费使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等量的血液。

(二)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曾祖父母、孙子女、外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外孙子女、配偶父母、子女配偶临床用血时,可以合计免费使用其献血总量等量的血液。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终身免费用血;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曾祖父母、孙子女、外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外孙子女、配偶父母、子女配偶临床用血时,可以合计免费使用一千毫升血液。具体办法按照本省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用血费用报销与核销】 对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享受用血优惠的人员,血站、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为其报销或者核销临床用血费用。

血站、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销或者核销临床用血费用的,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伪造虚假关系或虚假材料骗取献血优惠待遇的,追回其所获相关经济利益,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优待规定】 在本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享受以下优待:

(一)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免费参观政府投资建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二)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三)免交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察费。

(四)享受医疗机构设立的绿色通道和提供的优先服务。

在本市获得前款规定奖项的个人,除享受前款规定的优待外,自获奖之日起一年内,还可以免费享受一次由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

第十六条【表扬措施】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度对在无偿献血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一)当年度无偿献血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内临床用血需求且千人口献血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当年度累计献血人数不小于本单位在职员工总数百分之五十的单位;或者自愿无偿献血累计达到三十人次以上且该累计献血人次数不小于本单位在职员工总数百分之三十的单位;或者参加自愿无偿献血单次达到一百人次以上的单位。

(三)在献血事业捐赠、组织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应急保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七条【献血激励措施】 在本市当年度献血两次以上的,享受下一年度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以及公立医院停车场所停车首停四小时给予免费优待。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在本市当年度献血两次以上的,其下一年度的个人参保费用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代为缴纳。

第十八条【高校献血激励措施】 高等学校应当支持血站进入校园开展献血活动。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动员健康适龄学生自愿参与献血。

高等学校对参加献血或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及参加献血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给予德育学分考核加分和适当补贴。

第十九条【法律责任】 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条【施行日期】 本条例自   日起施行。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