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人民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
2024年9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2024—2035年)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1条 规划背景
贯彻落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江西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精神,支撑引领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明晰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为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支撑。
第2条 规划目的
促发展:以建设“赣州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树立“城市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通过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推动公共交通“五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引领作用,带动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形成。
强自身:通过本次发展规划,明晰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提升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丰富公共交通发展制式,通过发展大中运量公交提升公共交通相对于私人机动化的竞争力。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保障公交枢纽、场站建设规模,加大公交运力投放,落实公交优先通行,促进公交智慧绿色发展,建成与赣州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具有赣州特色、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第3条 规划范围
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中心城区范围保持一致,即:城市集中建设发展需进行控制引导的区域,涉及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南康区、赣县区等五个区,面积约1196.8平方公里。
图1 规划范围示意
第4条 规划年限
与《赣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年限保持一致,结合本次项目开展时机,明确规划年限为2024—2035年,其中:
基年为2023年,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第二章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第5条 基本原则
1.规划布局一体化
统筹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向,考虑城区、城际、城乡交通的协调发展模式,从线网布局、基建设施、经营模式、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体化公交系统。
2.公交体系多元化
基本建成以“大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为补充、公共租赁自行车为延伸”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
3.廊道设施合理化
合理调整道路空间资源分配,建立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公交专用道体系,加快公交快线网络及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实施公交路权优先,凸显公共交通优先地位。
4.服务管理智能化
建设智能化调度系统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车辆、人员等资源高效调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公交乘客的出行条件和服务质量。
5.运力投放绿色化
加强纯电动化公交车辆配置、公交场站充电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城市公交运输装备绿色化程度。
6.运营组织统一化
把握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契机,归拢跨区公交线路经营权,增加跨区公交线路布设,优先确保跨区公交服务质量。分步骤推进公交企业运营组织改革,实施统一的财政保障制度、公交票价优惠制度和服务考核制度。
第6条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五大工程”,构建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与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用地布局相协调、与其他交通方式良好衔接,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管理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赣州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分阶段目标
(1)近期(至2025年)
常规公交提质增效。通过精细管理、精心运营和精准服务,公交场站布局合理,公交专用道初步成网,跨区公交线路融合发展,公交分担率稳步回升,初步形成以公交快线为骨干、公交干线和支线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2)中期(至2030年)
公交模式多元转型。公交枢纽体系基本成型,公交专用道逐步加密,公交分担率明显提升,形成以公交快线为主干、普线公交为基础、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3)远期(至2035年)
公交主体地位夯实。适时启动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研究,公共交通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出行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形成“以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为补充、公共租赁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第7条 具体指标
结合赣州市中心城区公交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具体指标如下:
表1 赣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指标
序号 |
指 标 |
单位 |
现状 |
2025年 |
2030年 |
2035年 |
1 |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全方式) |
% |
10.5 |
12 |
15 |
20 |
2 |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 |
% |
14.5 |
16.4 |
20.3 |
26.7 |
3 |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机动化) |
% |
23.3 |
26.1 |
31.3 |
40 |
4 |
绿色出行分担率 |
% |
71 |
71.6 |
73.5 |
78 |
5 |
万人城市公共汽电车保有量 |
标台/万人 |
5.92 |
6.5 |
8 |
12 |
6 |
公交线网密度 |
km/km2 |
2.21 |
2.4 |
2.7 |
3 |
7 |
公共汽电车进场率 |
% |
89.1 |
95 |
98 |
100 |
8 |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 |
% |
91.6 |
≥92 |
≥95 |
100 |
9 |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率 |
% |
6.66 |
15 |
18 |
21 |
10 |
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比率 |
% |
95.8 |
100 |
100 |
100 |
11 |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 |
% |
90 |
≥90 |
≥92 |
≥95 |
第8条 战略举措
针对公交现状痛点问题,把握城市发展形势,开展“模式提级工程、线网优化工程、场站建设工程、服务提质工程、运营改革工程”五大工程。
1.模式提级工程
远期开展大中运量公交制式研究,提升赣州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突破赣州市城市公交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
2.线网优化工程
持续推进大站快车线路布局建设,构建常规公交主干。大力发展特色公交,实现常规公交多元化发展转型。
3.场站建设工程
强力推进公交场站规划建设,明确公交场站规模,构建完善的公交枢纽、场站体系。完善场站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建立用地供应保障制度,为构建多模式、一体化的公交网络提供基础保障,真正落实公交优先发展。
4.服务提质工程
从公交运力投入、公交优先通行、公交智能化发展、公交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5.运营改革工程
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加快,结合人口规模增长态势和组团化发展趋势,分阶段推进公交企业运营组织一体化。
第9条 发展模式
赣州市中心城区远期规划人口为320万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134.5公里。基于赣州自身特点,宜选取“轨道+中运量骨架型”公交发展模式。
第三章 模式提级工程
第10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先行规划,项目实施依照有关规划进行论证研究,待批准后实施。
根据《赣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赣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为地铁制式,建成后将成为赣州市客运交通的骨干系统,在赣州城市与交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赣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共5段线路组成,线路总长134.5公里,线路间换乘车站9处,中心城区轨道线网密度为0.11km/km2。
1.轨道交通1号线
起于黄金机场,止于赣县北,线路长度34.6公里。串联黄金机场、赣州西站等客运枢纽,是沿城市服务轴(中央金脊)的骨干线路,连接凤岗、蓉江新区、章江新区、河套老城、水东、赣县等片区。
2.轨道交通2号线
起于唐江,止于双龙村,线路长度44.2公里。连接赣州西站、赣州站等交通枢纽,是沿国家级产业发展轴串联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骨干线路,连接了唐江、凤岗、经开区、章江新区等片区。
3.轨道交通3号线
起于南康南,止于蓉江新区,线路长度23.1公里。连接蓉江新区、龙岭、南康火车站、东山新区、南康南部城区等,是带动南康区与城市新中心片区的骨干线路。
4.轨道交通4号线
正线起于潭东,止于南门口,线路长度22.5公里。支线起于宋城路,止于水西北,线路长度10.1公里。沿水西片区与新城片区的线网西南东北向对角线路,连接蓉江新区、经开区、河套老城区、水西等片区,是支撑新兴功能的拓展轴线。
图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第11条 中运量公交廊道布局规划
先行规划,项目实施依照有关规划进行论证研究,待批准后实施。
1.中低速磁浮轨道廊道布局方案
结合产业展示和客流服务需要,适时引入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系统。中低速磁浮是地铁制式的替代,结合近期客流需求、建设条件等分析,拟选取地铁3号线线位作为中低速磁浮轨道走廊。为强化中低速磁浮线路对蓉江新区中心的带动作用,避免线路过多弯折,借用一段地铁4号线线位,在蓉江中心东侧接入,与地铁1号线直接换乘。
规划线路全长24.2公里,全线高架形式,具体走向为平安路-迎宾东大道-105国道-泰康路-南山大道。
图3 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廊道规划方案
2.快速公交BRT廊道布局方案
在地铁1号线以及中低速磁浮线基础上,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四横两纵”共6条BRT廊道,总长度为125.1公里。
表2 快速公交BRT廊道布局方案
BRT廊道 |
起终点 |
里程(km) |
与轨道交通 关系 |
主要途经道路 |
廊道1 |
赣州西站-赣州北站 |
24.65 |
补充 |
飞翔大道-迎宾大道-文明大道-八一四大道-虔东大道 |
廊道2 |
水西-磁悬浮起点 |
18.61 |
过渡 |
蓉江二路-工业路-东江源大道 |
廊道3 |
南康南-唐江汽车站 |
20.60 |
联络 |
唐兴大道-康唐大道-旭山北路-旭山南路-挹翠路 |
廊道4 |
1号线终点-赣州高新区 |
9.5 |
延伸 |
赣新大道-瑞临线-稀金大道 |
廊道5 |
蓉江新区-梅林 |
19.43 |
补充 |
平安大道-红都大道-拜将台路-赣南大道-兴理路 |
廊道6 |
迎宾大道-南康区 |
28.85 |
补充 |
黄金大道-蓉江三路-和谐大道-赣南大道 |
图4 BRT廊道规划方案图
(1)BRT廊道1
途经道路:飞翔大道、迎宾大道、文明大道、八一四大道、虔东大道。
功能定位:联系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凤岗片区、经开区蟠龙片区及河套老城片区,促进北部片区东西向的交通联系,是轨道交通线网的补充。
(2)BRT廊道2
途经道路:蓉江二路、工业路、东江源大道。
功能定位:联系蓉江新区、西城区和水西片区,是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联系廊道,是轨道交通4号线的过渡。
(3)BRT廊道3
途经道路:唐兴大道、康唐大道、旭山北路、旭山南路、挹翠路。
功能定位:联系南康东山片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可联系轨道交通2号线和磁悬浮轨道交通。
(4)BRT廊道4
途经道路:赣新大道、瑞临线、稀金大道。
功能定位:是轨道交通1号线的延伸,从梅林片区向东延伸至赣州高新区。
(5)BRT廊道5
途经道路:平安大道、红都大道、拜将台路、赣南大道、兴理路。
功能定位:连接章江片区、赣州站和赣县区,是轨道交通1号线的补充,在轨道交通未建成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赣县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
(6)BRT廊道6
途经道路:黄金大道、蓉江三路、和谐大道、赣南大道。
功能定位:连接西城区、蓉江新区和南康东山片区,是轨道交通的补充。
第四章 线网优化工程
第12条 公交快线规划
1.规划近期,加快构建跨区公交快线网络,支撑“五区一体化”发展。
与相关部门取得一致后,公交快线尽量结合城市快速路主线、公交专用道设置,快速联系不同区域组团中心。
在现状基础上,强化章贡组团与蓉江新区组团、唐江组团、三江口组团及赣县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规划取消1条(D8)、延伸1条(D2)、新增5条公交快线,新增公交快线总长96.14公里,公交快线总长度378.67公里。
表3 公交快线规划方案(近期)
线路名称 |
线路起终点 |
长度(km) |
联系组团 |
现状保留 |
|||
D1 |
赣州西站-赣州汽车站 |
16.67 |
章贡、空铁新区 |
D1支 |
赣州西站-渡口路 |
18.12 |
章贡、空铁新区 |
D3 |
赣州西站-蓉江新区 |
27.14 |
章贡、蓉江新区、空铁新区 |
D4 |
黄金机场-南门口 |
20.78 |
章贡、空铁新区 |
D5 |
理工大三江校区-南门口 |
21.18 |
章贡、唐江、空铁新区 |
D6 |
赣州西站-水西冶金枢纽 |
24.85 |
章贡、三江口 |
D7 |
赣州站-南康 |
26.76 |
章贡、蓉江新区、南康 |
D11 |
赣县区公交枢纽-赣州西站 |
34 |
章贡、赣县 |
K001 |
南康公交换乘中心-金水湾小区 |
42 |
南康、章贡、蓉江新区、赣县 |
赣县K1 |
赣县区汽车站-赣县北高铁站 |
27.00 |
赣县 |
现状调整 |
|||
D8取消 |
赣州西站-黄金大道枢纽 |
- |
西城区、空铁新区 |
D2延伸 |
赣州西站-赣州站,延伸至机场 |
24.03 |
章贡、空铁新区、机场 |
规划新增 |
|||
规划1号线 |
油山路枢纽-水西冶金公交枢纽 |
17.23 |
章贡、三江口 |
规划2号线 |
新能源汽车城枢纽-南康公交总站 |
18.02 |
唐江、南康 |
规划3号线 |
潭口-新能源汽车城枢纽 |
19.48 |
蓉江新区、空铁新区、唐江 |
规划4号线 |
赣县区-赣州北站-黄金机场枢纽 |
14.91 |
赣县、西城区 |
规划5号线 |
理工大三江校区-万象城-赣州站 |
26.5 |
唐江、章贡 |
图5 公交快线网络规划图(近期)
2.规划远期,完善跨区公交快线网络。
对公交快线网络进一步优化,为提高运营质量,新增7条公交快线,最终合计23条公交快线,运营总里程约533.28公里。
表4 公交快线规划方案(远期)
线路名称 |
线路起终点 |
长度(km) |
联系组团 |
保留线路 |
|||
D1 |
赣州西站-赣州汽车站 |
16.67 |
章贡、空铁新区 |
D1支 |
赣州西站-渡口路 |
18.12 |
章贡、空铁新区 |
D2 |
黄金机场-赣州站 |
24.03 |
章贡、空铁新区 |
D3 |
赣州西站-蓉江新区 |
27.14 |
蓉江新区、空铁新区 |
D4 |
黄金机场枢纽-南门口 |
20.78 |
章贡、空铁新区 |
D6 |
油山路枢纽-水西枢纽 |
24.85 |
章贡、三江口 |
D7 |
潭口客运站-南康枢纽 |
26.76 |
蓉江新区、南康 |
D11 |
赣县区公交枢纽-章贡王路枢纽 |
34 |
西城区、章贡、赣县 |
D5 |
理工大三江校区-南门口 |
21.18 |
章贡、唐江、空铁新区 |
K001 |
南康公交换乘中心-金水湾小区 |
42 |
南康、章贡、蓉江新区、赣县 |
赣县K1 |
赣县区汽车站-赣县北高铁站 |
27.00 |
赣县 |
规划1号线 |
油山路枢纽-水西冶金公交枢纽 |
17.23 |
章贡、三江口 |
规划2号线 |
新能源汽车城枢纽-南康公交总站 |
18.02 |
唐江、南康 |
规划3号线 |
潭口客运站-新能源汽车城枢纽 |
19.48 |
蓉江新区、空铁新区、唐江 |
规划4号线 |
赣县区-赣州北站-黄金机场枢纽 |
14.91 |
赣县、西城区 |
规划5号线 |
理工大三江校区-万象城-赣州站 |
26.5 |
唐江、章贡 |
规划新增 |
|||
规划6号线 |
南康客运站-赣州医学院 |
24.2 |
南康、蓉江新区 |
规划7号线 |
赣州西站-赣州北站 |
24.65 |
空铁新区、西城、三江口 |
规划8号线 |
博物馆大剧院-梅林客运枢纽 |
19.43 |
蓉江新区、章贡、赣县 |
规划9号线 |
水西公交枢纽-东山客运站 |
28.85 |
西城区、蓉江新区、南康 |
规划10号线 |
水西产业园区-赣州医学院 |
18.61 |
三江口、西城区、蓉江新区 |
规划11号线 |
南康客运站-唐江汽车站 |
20.60 |
空铁新区、唐江、南康 |
规划12号线 |
赣州北站-赣州高新区 |
18.27 |
赣县、三江口 |
图6 公交快线网络规划图(远期)
第13条 公交干线规划
补强城区公交干线网络。
在现状59条公交干线的基础上,重点补充中心区对外、外围组团内部以及各组团毗邻地区间公交联系。新增6条公交干线,总长63.2公里。
图7 公交干线网络规划图
第14条 特色公交规划
通勤公交:结合实际需求,以章贡组团内居住社区或大型公交枢纽作为起点,向西城区组团、蓉江新区组团、南康组团和赣县组团等产业园区开通。
定制公交:探索构建涵盖通勤、助学、休闲娱乐及节假日疏运保障等内容的差异化、高品质、多层次的定制公交服务体系,鼓励多模式定制公交发展。
旅游公交:结合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宋代古城旅游新典范、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后花园定位,在现状3条旅游公交线路基础上,优化1条、新增5条,打造规模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公交体系。
图8 旅游公交线路规划图
第15条 城乡公交衔接
赣州为大城市,城市道路交通繁忙,呈多组团发展态势,客流集散点分布较广,从整体效率考虑,宜采用枢纽换乘模式实现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衔接。
加强公交枢纽建设,提高公交枢纽的换乘效率,保证一次换乘可到达赣州城区主要的客流集散点。
在上犹至赣州西站城际公交快线开通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直达周边区县的城际公交快线,引导群众城际出行选择公交方式。
在安远三百山磁浮旅游专线建设基础上,积极吸纳磁浮轨道建设运营先进经验,为赣州市实施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廊道提供借鉴。
第五章 场站建设工程
第16条 规划目标和规模
1.规划目标
(1)提高公交车辆进场率,使其达到100%;
(2)提高公交保养率,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停车场相结合,减少车辆空驶里程;
(3)合理布设枢纽站,同时改善现有枢纽的设施条件,实现赣州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和城区活动中心之间、公交与其他模式交通之间的便捷衔接;
(4)改善场站设施,提高调度管理水平。
2.规划规模
结合需求预测结果,经规划布局研究,至2025年中心城区公交场站总规模为48公顷;至2035年中心城区公交场站总规模为96公顷,折合250平方米/标台。
第17条 公交枢纽站规划
构建三级公交枢纽体系,规划公交枢纽共28个,总用地规模34.9公顷。
一级枢纽:7个,用地总规模8.8公顷。结合对外客运枢纽设置,承担城市公交与对外交通、城乡公交接驳换乘功能。
二级枢纽:12个,用地总规模18.9公顷。于城区边缘设置,主要承担组团之间的中长距离公交快线接驳换乘功能。
三级枢纽:9个,用地总规模7.2公顷。于组团中心设置,承担组团内部公交线网换乘功能。
表5 公交枢纽站规划一览表
枢纽 等级 |
统计类型 |
章贡区 |
蓉江 新区 |
经开区 |
赣县区 |
南康区 |
合计 |
一级公交枢纽 |
数量(个) |
4 |
0 |
2 |
0 |
1 |
7 |
面积(hm2) |
6 |
0 |
1.3 |
0 |
1.5 |
8.8 |
|
二级公交枢纽 |
数量(个) |
1 |
3 |
3 |
4 |
1 |
12 |
面积(hm2) |
0.9 |
3.2 |
6.8 |
4.8 |
3.2 |
18.9 |
|
三级公交枢纽 |
数量(个) |
4 |
2 |
3 |
0 |
0 |
9 |
面积(hm2) |
4 |
1.4 |
1.8 |
0 |
0 |
7.2 |
|
合计 |
数量(个) |
9 |
5 |
8 |
4 |
2 |
28 |
面积(hm2) |
10.9 |
4.6 |
9.9 |
4.8 |
4.7 |
34.9 |
第18条 公交停保场规划
规划公交停保场共18个,用地总规模48.56公顷。其中现状保留5个,占地10.3公顷;新建13个,占地38.26公顷。
表6 公交停保场规划一览表
|
章贡区 |
蓉江新区 |
经开区 |
赣县区 |
南康区 |
合计 |
数量(个) |
5 |
3 |
4 |
2 |
4 |
18 |
面积(hm2) |
9.4 |
11.8 |
11.16 |
4.8 |
11.4 |
48.56 |
第19条 公交首末站规划
本次规划有用地的首末站23处(不计枢纽站),用地总规模12.63公顷。其中现状保留8处,占地3.23公顷;新建15处,占地9.4公顷。
表7 公交首末站规划一览表
|
章贡区 |
蓉江新区 |
经开区 |
赣县区 |
南康区 |
合计 |
数量(个) |
10 |
4 |
4 |
1 |
4 |
23 |
面积(hm2) |
5.3 |
1.7 |
2.84 |
0.09 |
2.7 |
12.63 |
第20条 加快落实综合开发
鼓励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研究制定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办法,集约利用公交土地资源,增强公交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开发,核心区宜结合商业、办公、公寓等设施进行立体式高密度综合开发,外围地区宜采用平面式一体化换乘综合开发。
第六章 服务提升工程
第21条 公交运力配置
至2025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公交总运力力争达到1560标台。加大公交车辆购置力度,新增或更新公交车辆全部采用电动车型。
结合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发展情况,至2035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公交总运力达到3840标台。公交车辆实现100%电动化。
第22条 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
结合城市道路建设,近期规划形成“一环六横六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总长度156.5公里,公交专用道初步成网。
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力度,完善公交专用道沿线交通设施,切实实现公交优先通行。
表8 近期公交专用道规划
序号 |
路名 |
长度(km) |
备注 |
1 |
客家大道-瑞金路-红都大道-东江源大道 |
13.9 |
一环 |
2 |
飞翔大道-迎宾大道 |
33.6 |
六横 |
3 |
红旗大道-香江大道 |
9.4 |
|
4 |
客家大道 |
8.9 |
|
5 |
兴国路-赣南大道 |
20.4 |
|
6 |
新赣州大道-赣江源大道 |
27.2 |
|
7 |
平安路 |
4.1 |
|
8 |
工业路-蓉江一路 |
11.0 |
六纵 |
9 |
东江源大道 |
12.7 |
|
10 |
长岗路 |
2.5 |
|
11 |
长征大道 |
3.3 |
|
12 |
贡江大道 |
4.0 |
|
13 |
虔东大道 |
5.5 |
|
合计 |
156.5 |
|
图9 近期公交专用道布局规划图
远期结合公交快线、干线网络的不断完善,规划形成“一环十二横十二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总长度266.7公里。
表9 远期公交专用道规划
序号 |
路名 |
长度(km) |
备注 |
1 |
客家大道-瑞金路-红都大道-东江源大道 |
13.9 |
一环 |
2 |
黄金大道-金龙路 |
21 |
十二横 |
3 |
红旗大道-香江大道 |
3.3 |
|
4 |
飞翔路-迎宾大道-杨公路 |
20.1 |
|
5 |
武陵大道-兴国路-赣南大道 |
13.4 |
|
6 |
贡江大道-红旗大道-香江大道 |
19 |
|
7 |
幸福路 |
9.4 |
|
8 |
赣南大道 |
17 |
|
9 |
和谐大道 |
10.1 |
|
10 |
沙赣大道 |
6.8 |
|
11 |
城南大道 |
5.0 |
|
12 |
飞翔路 |
8.0 |
|
13 |
赣新大道 |
11.1 |
|
14 |
蓉江六路 |
14.5 |
十二纵 |
15 |
蓉江五路 |
4.6 |
|
16 |
创业路 |
14 |
|
17 |
工业路 |
5.4 |
|
18 |
金潭大道 |
4.9 |
|
19 |
登峰大道 |
4.8 |
|
20 |
长岗路 |
7.5 |
|
21 |
文明大道-沙河大道 |
5.9 |
|
22 |
贡江大道 |
5.6 |
|
23 |
燕河大道 |
3.9 |
|
24 |
东江源大道-蓉江二路 |
18.6 |
|
25 |
康唐大道 |
18.9 |
|
合计 |
266.7 |
|
图10 远期公交专用道布局规划图
第23条 公交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色公交”和“环保公交”发展思路,显著提升赣州城市公交运输装备绿色化程度。考虑赣州市新能源产业优势,加强新能源公交车辆配置,规划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辆100%采用新能源车型。加大公交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各类公交场站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全面配置新能源充电设施。
第24条 公交智能化建设
扩展更新公交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多维信息感知。加快更新车载智能终端,适度配置公交扩展设备,适度推进驾驶员疲劳监测终端、危险品探测及岗前检测仪一体机等设备应用,全面提升公交运营调度、线网优化等决策能力,提升公交动态信息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图11 车载智能服务终端系统构成示意图
打造实时感知、智能调度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在现有的公交调度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完善,强化设备的集成感知与物联能力,打造实时感知、实时监控、实时分析、智能调度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助力公交运营调度智能化持续迭代。
图12 智能调度系统服务功能框架图
推动公交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打造智能融合的行业决策支持系统。持续完善公交信息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多样化的公交电子支付。
图13 公交行业管理决策功能框架图
第七章 运营改革工程
第25条 公交企业运营改革
赣州市宜分两个阶段推进公交企业运营组织一体化。
1.跨区公交融合阶段
为了统一发展、统一运营和统一保障,必须统一跨区公交线路经营权,由市政府牵头,多方协商,取消现有跨区线路联营模式,增加跨区公交快线布设,并明确建设和经营主体,实现“跨区有提升”。开展五区统一的财政资金保障政策研究、票制票价优惠制度研究,逐步缩小公交企业员工收入水平差距,实现“同城同待遇”。
2.全面系统融合阶段
持续深化公交企业运营组织一体化。开展专门的方案研究工作,融合跨区公交线网体系,融合公交枢纽场站布局,统一运营调度方案,实现“系统深融合”。统一车辆标识,统一设施设备,统一服务考核,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行业管理,实现“全面一体化”。
图14 赣州市公交企业运营组织一体化改革示意
第八章 辅助公交规划
第26条 出租车(网约车)发展规划
把握出租车(网约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有益补充的功能定位,适应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城市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引导形成规模合适、服务优质、保障充分、机制灵活的出租车(网约车)系统。
规模合适:既保障服务,又避免过度竞争,近期控制在2.2辆/千人左右,远期控制在2.3辆/千人左右。
服务优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型。
保障充分:建设供需协调的出租车服务网点系统。
机制灵活:建立出租汽车价格、运力投放等方面的动态调节机制,形成与公共交通合理的比价关系,逐步保障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驾驶员收入平衡。
第27条 公共租赁自行车发展规划
把握公共租赁自行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延伸的功能定位,构建与公共交通衔接良好、系统成网、使用便捷、管理有序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
与公共交通衔接良好: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点与公共交通场站紧密结合,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吸引更多人采用“公交+公共自行车”方式出行,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
系统成网:梳理公共租赁自行车出行点,系统串联居住点、商业点、办公点以及旅游资源密集地区,形成网络化、规模化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提供优质服务。
使用便捷: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点具体布局应充分考虑使用者衔接换乘的便捷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方便使用者。
管理有序:全面采用“电子围栏”形式建设集中设置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停放点,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有序使用。
第九章 规划实施安排
第28条 重点工程任务
依托“五大工程”,按照“规划近期公交服务提质增效、规划中期公交模式多元转型、规划远期公交主体地位夯实”发展路径,分期梳理赣州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重点工程任务。
表10 分期重点工程汇总
工程内容 |
工程规模 |
投资估算 (万元) |
备注 |
近期(至2025年):公交服务提质增效 |
|||
常规公交新增(调整) |
13条 |
370 |
|
新建枢纽、场站 |
10个 |
16400 |
|
新增公交专用道 |
100公里 |
5000 |
|
新增公交车辆(不含更替) |
260标台 |
26000 |
|
公交智能化 |
1项 |
1000 |
|
合计 |
- |
48770 |
|
中期(至2030年):公交模式多元转型 |
|||
常规公交新增(调整) |
4条 |
120 |
|
新建枢纽、场站 |
18个 |
58000 |
|
新增公交专用道 |
60公里 |
3000 |
|
新增公交车辆(不含更替) |
680标台 |
68000 |
|
合计 |
- |
129120 |
|
远期(至2035年):公交主体地位夯实 |
|||
常规公交新增(调整) |
3条 |
90 |
|
新建枢纽、场站 |
18个 |
48000 |
|
新增公交专用道 |
50公里 |
2500 |
|
新增公交车辆(不含更替) |
1600标台 |
160000 |
|
合计 |
- |
210590 |
|
第29条 近期建设计划
1.公交线网近期建设
近期规划调整(取消)公交线路2条、新增公交线路11条,其中公交快线调整(取消)2条、新增5条,公交干线新增6条。
图15 近期常规公交建设计划
2.公交场站近期建设
近期规划新建(改扩建)各类公交场站10个,其中公交枢纽站6个,公交首末站3个,公交停保场1个。
3.公交专用道近期建设
近期新增公交专用道100公里。
图16 近期公交专用道建设
4.公交车辆及智能化建设
近期新增公交车辆260标台。
近期优先升级更新车载智能终端,打造智能排班、动态调度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
第30条 资金需求测算
对常规公交线网、公交枢纽场站、公交专用道、公交车辆(新增)、公交信息化所需资金进行汇总,得到近期实施方案所需总资金约4.877亿元。资金由公交企业、市级政府、区级政府按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原则统筹落实。
表11 近期公交建设资金需求测算
项目类型 |
总投资(万元) |
常规公交线网 |
370 |
公交枢纽场站 |
16400 |
公交专用道 |
5000 |
新增公交车辆(不含更新) |
26000 |
公交智能化 |
1000 |
合计 |
48770 |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31条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确立规划实施组织机构,加大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推进公交运营一体化改革,完善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建立城市公交企业绩效评价制度、职工福利和培训保障机制。
2.资金保障
加大政府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筹措。
3.用地保障
强化公交场站用地的储备和落实机制,加强公交枢纽、场站设施建设,鼓励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完善公交中途站建设机制。
4.科技支撑
出台公交线路开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公交线路分层分级和线网优化导则。研究制定赣州市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持续推进公交信息化建设。
5.票价与补贴
建立公共交通补贴机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定价、调价机制。
6.绿色出行宣传
加大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宣传,积极倡导公众采取绿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