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工作计划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的工作回顾

访问量:
2004年的工作回顾
  2004年是本届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赣州市委的领导下,市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8.01亿元,增长12.7%,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为1997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2.84亿元,增长16.1%,是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和省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为农民减负1.22亿元;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1.41亿元;“三农”支出5.05亿元,增长23.7%。实现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4.2%。粮食作物播面768.15万亩,比上年增加141.44万亩,增长22.6%;粮食总产257.39万吨,增长29.3%。农业结构得到优化,果业、商品蔬菜、草食畜禽和特种水产、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产量45.5万吨,增长31.63%。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600多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96个,比上年增加41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02个,增加34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民50多万户。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32亿元,增长39.64%;销售收入168.58亿元,增长52.06%;利税18.96亿元,增长45%,超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工业“三年翻番”目标任务。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六大主导产业的地位继续提升,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9%和78.5%。50户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和68.4%。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0户,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33户。工业园区发展良好,全市16个工业园区实际到位资金96.13亿元,入园企业1176个,实现销售收入109.62亿元,增长55.16%;实交税金6.14亿元,增长120%;安置就业21.34万人,增长59%。
  商贸服务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1.22亿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1亿元,增长12.3%。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9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74亿元,增长17.36%。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达到430.65亿元和242.82亿元,分别增长16.30%和2.72%。房地产和通信服务业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呈现新局面。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增强发展活力,全面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十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体系设计、方案编制、宣传、培训等工作,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配套文件正在陆续出台。市行政服务中心、陆路口岸、公共保税仓库等一批“十大体系”硬件建设项目已开工,有的已竣工运行并开始发挥作用。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13个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国资委正式挂牌运作。调整交通公路管理职能,交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组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机构。对部分县(市)下放了经济管理权限。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聘用制、人事代理制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有1945个事业单位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占事业单位总数的48.7%。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土地流转稳步进行,农税改革及各项配套改革继续深化,“一事一议”负担卡和专用收据制度全面实行,80%以上的乡镇实现了村级财务“村有乡管”。财政、投融资、行政审批、粮食流通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个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个私企业12.32万户,从业人员46.01万人,注册资本115.61亿元,分别增长3.18%、10.65%和28.68%。个私经济实现工商税收13.94亿元,增长37.09%;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开放型经济形势喜人。新批外资项目208个,实际使用外资5.39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1055个,实际引进内资176.11亿元。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56家,比上年增加47家;外贸进出口总额4.37亿美元,增长89%,其中出口2.89亿美元,增长122%。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增加。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1.6%,基本建设投资74.97亿元。17个市属重点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赣定高速公路、赣丰线赣州至崇义段建成通车,赣龙铁路全线贯通,三康庙至橡胶坝防洪工程已完工。建成瑞金至潭东和万安至潭东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220千伏嘉定变电站投入使用。机场迁建、瑞金(赣州)电厂、赣韶高速公路、昆厦高速公路瑞金段、赣州火车站扩建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数字赣州、吉安至赣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抓紧实施。全年完成县、乡、村公路改造1924公里,实现90%以上乡镇通水泥路、83%以上行政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68%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水利建设投资2.6亿元,对88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水利设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46万亩。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达到28.52%。中心城区投资2500万元,初步完成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和赣州市总体发展规划;投资2.5亿元,对红旗大道、古城墙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三位一体”整饰。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8.8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全市城市建设投入加大,新建改建城市道路面积239万平方米,新增城市供水能力6.2万吨/日,新增住宅面积146.43万平方米,新增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6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为27%,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73平方公里。“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三清三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增长9.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比上年增加313元,增长13.97%;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102.8%。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26万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7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有3.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减至4963人,公民职业化培训12.44万人,其中9.26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得到巩固提高,33.4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5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4.02万人,全市10.5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城区廉租房建设完成第一期工程9.8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对农村贫困群众及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农业税减免,减免金额915万元。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完成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1.2万人。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市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8项,评定科技进步奖25项,获省科技奖4项,申请专利71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城市”项目开始启动,“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55%,普通高中在校生12.28万人,比上年增加1.36万人。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新的提高。以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丰富多彩,获奖项目增多。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6%、93.8%。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制和救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省设区市第一座疾控中心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进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的各项任务,全市计划生育率92.33%,人口自然增长率8.17‰。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取得成效,顺利通过国务院的检查验收。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监察、审计、物价、统计、人防、水文、气象、防震减灾、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老龄、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城乡文明水平和公民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建设活动广泛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暨首届客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确立了赣州的客家摇篮地位,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赣州的知名度。群众性自治组织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民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五老”宣讲队等群众自治组织达3200多个。以文明示范窗口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共铸诚信”活动。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质量有较大提高,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认真修订了《市政府工作规则》,完善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程序规定,有效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普法教育、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得到加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秩序保持良好,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提高。强化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0.5%和18.7%。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化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政治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赣州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绝对值偏小,人均值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周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基础条件差,投资规模小。能源、交通等基本建设欠账多,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投入不足、投资增幅小,与全省全国高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三是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三次产业中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产比重偏低。产业规模小,支柱产业不明显,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效益较差。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较突出,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农民增收和城乡就业压力大,财政增收困难,支出缺口大,社会保障形势严峻,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一些部门不能依法行政和办事,少数工作人员不廉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及时地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