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工作计划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人民政府2004-2006年工作回顾

访问量:

 

  市人民政府2004-2006年来,在中共赣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围绕“一条主线、六个重点”,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预计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9.4:32.1:38.5调整为23.2:38.8:38.0,二产比重提高6.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56亿元,年均增长21.3%,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8.57%提高至9.6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3亿元,年均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年均增长13.4%。

  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先行一步,农村面貌明显变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264个圩镇、3218个行政村和31671个村庄的规划编制,改造通村公路5393公里,完成7534个村庄的改水、改厕工作,整治改造“空心房”703.97万平方米。培训农民157.6万人次,“一村一名大、中专生”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354个,联结农户70.2万户。建成一批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脐橙种植面积由75万亩发展至123万亩,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6.1%,农产品商品率达69%,农产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6家。预计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09亿元,年均增长4.0%。

  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预计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28.4%;销售收入345亿元,利税39亿元,分别增长45.7%和4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两年翻了一番。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46%。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机电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和85%。销售收入超亿元或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可达100户,60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和53%。章源钨制品硬质合金技改、万年青水泥一期、江齿汽车传动器技改等一批工业项目完工。16个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利税总额28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3.1倍和2.64倍。

  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2006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年均增长14.2%。旅游业快速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8.69万人次,年均增长10.4%;旅游总收入45.67亿元,年均增长15.6%。“一个园区、三个中心、三个集散地”的物流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年均增长15.7%。金融业有效服务经济建设,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8.74%、7.66%。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3.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出台“十大体系”10个主体文件和93个配套文件。市、县“十大体系”建设扎实有效,实施的134个物质载体项目有86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大交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新组建的16个和职能调整的10个机构运作良好。强县扩权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92%的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乡镇机构、农村税费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等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三年来实际引进内资473.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35亿美元,出口11.72亿美元。预计2006年个私企业注册资金176.7亿元,上交税金23.5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3%和32.3%,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比2003年提高9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亿元,年均增长10.1%。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康大高速、赣州机场迁建、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项目正抓紧建设,华能瑞金(赣州)电厂、赣州至瑞金隘岭等四条高速公路、赣韶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年共改造或新建国、省道78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7673公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2万千瓦,农村电网和7个县(市、区)城网得到改造,赣州500KV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瑞金至潭东和万安至潭东220KV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项目竣工。公共保税仓、龙南海关、商检大楼等项目投入运行。完成中心城区37.16公里防洪堤建设,已安排219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6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5.12万亩。三年来,全市共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83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3.1%,比2003年提高6.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完成16项规划编制,改造29条主次干道和57条小街小巷,完成古城墙、东河大桥、红旗大道绿化亮化及整饰工程,建设“123”人防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传染病医院等一批市政公共设施项目,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由17万吨提高到27万吨。

  关注民生工作深入扎实,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0元,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年均增长1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5亿元,年均增长19.21%。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40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114.5万人,比2003年新增参保人员25.8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初步建立以“十大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农村低保制度,10.2万人享受城市低保,20.14万人享受农村低保。新建灾民新村139个,灾后倒房重建率达到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人口由三年前的15万提高到258.2万。14个县(市、区)启动廉租房建设,中心城区完成4.85万平方米,开工在建5.14万平方米。解决了2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3.02万人,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群众移民搬迁4.38万人。

  科技教育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三年来获省以上科技奖12项,申请专利550项,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达48家,初步建立脐橙、稀土、钨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8%左右,初中升高中学生比例达到55%,比2003年提高10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58.61万人。成功举办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文化节、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脐橙节等活动,文艺创作和演出在省以上获奖项目增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制和救治体系,县级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项目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行。完成国家和省定747个盲点村与94个返盲村的“村村通”建设任务,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和96%。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活动,推广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人口出生率比2003年下降了0.8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4个千分点。两次顺利通过国务院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检查验收。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7.24万公顷,城区大气质量、主要河流水质等环保指标保持较好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4.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先进,并荣获全国首届“长安杯”。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四五”普法全面完成。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双拥”共建活动和优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获省“双拥”模范城市称号。监察、审计、物价、统计、水文、气象、档案、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对台和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残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并完善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三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6件、政协委员提案880件。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工作得到加强。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建立了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制度,电子政务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参与和指导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监察工作,纠风和专项治理取得实效。惩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三年,是我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居民收入增加最多的时期。历程难以忘怀,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职工,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赣州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欠发达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不强,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压力较大;中心城市带动力不足,对接平台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