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执行公开>计划规划>工作计划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人民政府1999-2003年的工作回顾

访问量:
  1999-2003年,市人民政府在中共赣州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市一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开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为提升的五年。五年中,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由1999年的7.5%提升到2003年的12.5%,年均递增9.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38.7∶28.3∶33.0调整为2003年的29.5∶32.7∶37.8,二产首次超过一产。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重心向第二产业稳步迈进,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3.3%,比1998年提高8.34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为1998年的1.57倍,年均递增9.4%;地方财政收入比1998年增加4.84亿元,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额的70%,税收的增长已明显快于非税收入的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3年农业占GDP比重比1998年下降9.2个百分点,但增加值比1998年增长15.3%。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作物特别是果业、商品蔬菜、草食畜禽和特种水产、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以上。脐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脐橙面积达75万亩,产量达13.39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龙头企业达1320家,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96家,上亿元的9家,带动农户85万户。全市形成了17个重点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了112个优质、高效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7.4%。
  工业经济持续较高增长。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比1998年增长72.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1998年翻一番,年均递增14.86%;利税总额为1998年的9.09倍,年均递增55.5%。三年主攻工业成效明显,以稀土和钨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以烟酒为主的食品工业和制药三大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2%和64%,比2000年增长81.75%和175.45%。重点企业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40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7%和66.7%,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4户,比2000年增加16户;利税超千万元的22户,比2000年增加13户。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到2003年,全市19个工业园实际到位资金117亿元,入园企业1100户,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3.5亿元,实交税金4.8亿元,安置就业13.23万人。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比1998年增长74.2%,年均递增11.7%。旅游业不断壮大,“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四大旅游品牌开始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加紧建设,2003年国家旅游局批准赣州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年来,共接待国内游客2382.45万人次,年均递增10%;国内旅游收入118.67亿元,年均递增11%;接待海外游客18.84万人次,年均递增10%;创汇4655.19万美元,年均递增18%。城市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市社区服务组织达3.6万个,社区服务实体达2000多个。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3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626个,建设总面积306万平方米。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56.57%,年均递增9.4%。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市金融机构2003年末存、贷款余额达到370亿元和236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12.6%和54.5%。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2.03亿元,年均递增20.3%,其中近三年投资337.62亿元,占五年投资总额的75%。五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175.83亿元,是1949至1998年49年的2.07倍。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国、省道竣工里程达1300公里,完成了323线、206线、319线、昌厦公路、杨梅渡大桥、梅林大桥改造或新建;赣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100公里,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建成县乡村水泥(油)路2983公里,乡镇通水泥(油)路率达86%,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6.4%;京九铁路复线赣南段建成通车;赣龙铁路年底即将建成通车。城乡电网改造成效明显,五年累计完成改造投资22.35亿元,220千伏主变容量增长133.33%,新增线路394.1千米,增长145.38%;110千伏主变容量增长127.2%,新增线路203千米,增长17.1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建设供水工程226处、堤防工程136.56公里,加固各类病险水库224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7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0多万亩,净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10万亩;建成内河三级航道94.8公里,五级航道72公里。邮电通讯加速向现代化迈进,电信电话用户数比1998年增加5倍,移动通讯实现了由模拟到数字的转变。50万伏输变电工程、三水厂、赣丰线公路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化率由1998年的14.5%提高到2003年的26.9%。全市新增城市道路288.08万平方米,新增日供水能力4.3万吨,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7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6.9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大力实施了路桥工程、地下管网工程、亮化工程和绿化工程,建成了滨江大道、京九大道、黄金广场、章江南岸、市政中心、体育中心等20个重点工程项目。以40个示范镇和一批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全市村镇建设快速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大为增强的五年。国企改革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89%,其中工业企业改制面84.3%,置换职工身份48952人,处置债务22.78亿元。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32.4%,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39%,比1998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市级党政机构由52个精简为44个,内设机构由528个精简为467个。县级党政机构平均由34个精简为25个,市县乡三级行政编制分别精简12%、17%和24.4%。
  农村改革成效明显。2002年初我市开始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农民减负总额达2.62亿元,减负率达48.4%,人均减负41.5元;其他各项配套改革人均减负44.6元。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43所。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
  事业单位改革有序展开。市文化系统所属公司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了国有资本的退出。广电系统实行了台网分离。卫生系统有30多家县乡医疗机构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社会力量办学步伐加快,部分学校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市直林业系统下属8家事业单位实行了自收自支。市直建筑、林业、水电交通等勘察、设计单位全部转为企业化管理。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00多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趋于完善,1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参保人员18.18万人,基金征缴率95%。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非国有投资占总投资的30%以上。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向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迈出重要步伐。公路管理、粮食购销、商贸流通、供销合作、住房制度、电力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稳步展开。
  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0.04亿美元,年均递增32.4%;实际引进内资316.24亿元,年均递增55%。引进的工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增多,招商引资质量提高。对外贸易进一步趋好,从2002年开始扭转了外贸出口连续三年下降的态势,当年比上年增长50%,2003年外贸出口达1.31亿美元,增长53%。五年累计实现外贸出口4.88亿美元。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的五年。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五年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57项,国际领先水平8项,国际先进水平18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累计取得专利成果439项。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品165项。科技攻关能力增强,启动了“数字赣州”工程,争取到“技术标准试点城市”、章贡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普九”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全市有17个县(市、区)通过“普九”验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由1998年的30.3%提高到2003年的58.3%,普通高中招生由1998年的1.35万人扩大到2003年的4.32万人,在校高中生达10.92万人,为1998年的3倍。累计筹措资金7.01亿元,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校舍156.56万平方米。民办教育快速兴起,全市有民办幼儿园852所、民办学校70所,民办学校在校生3.17万人。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省以上示范性职校11所,涌现了一批省、部级重点专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校办学规模扩大。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各类人才总量增加到14.72万人,年递增5%。
  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市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各类艺术比赛50多项,获国家级奖和省级一等奖30余项(次);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特色文化村为载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本完成广播和电视“村村通”任务,市至县建立了广电光缆传播干线网,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94%,比1998年提高10和8个百分点。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全市疫情报告网络基本建立,疾控机构国债建设项目稳步实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发病率继续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步伐加快,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富有成效。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圆满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第一期工程,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较好实施。民政、审计、物价、统计、监察、人防、水文、气象、药品监督与管理、防震减灾抢险、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98年的132.0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68.59亿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51.08%,分别比1998年下降7.89和5.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2.53平方米增加到27.42平方米。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再就业累计投入资金1.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安排6237万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3.8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2.1万人,再就业率为71.6%。“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得到巩固提高。全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安排1.68亿元,占总支出的36.6%;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率保持100%。养老金支付率由1998年的71%提高到2003年的100%,养老保险覆盖面从1998年的18.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3.7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步入规范化轨道,全市11.4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初步建立,21.43万人被确定为救助对象。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基本得到解决。扶贫开发深入进行,贫困人口减至22万,比五年前减少17万人。
  ——过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大为优化的五年。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进行,城乡文明水平和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为期五年的“建设京九文明走廊”活动,在京九沿线建成4个精神文明活动中心、28个宣传文化站、280个农村文化大院。城市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中心城区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一系列称号。坚持并完善了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视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政府法制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各级领导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扎实推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扫黄打非”和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治安秩序保持良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好,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完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严格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及时了解掌握并妥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52项,取消率达69.2%。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凡市政府在制订出台重大决策之前,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03年市政府本级有166个文件登刊登报,政务公开面达94.83%,实施政府部门办事承诺制度,有64个市直单位作了公开承诺。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综合收费办证服务大厅,将所有涉及收费办证的45个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的219项收费、办证业务全部集中在一个大厅内,实行“一站式”服务。
  2003年,各级政府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克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受住了“非典”、洪涝及严重干旱三大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实现财政总收入31.4亿元,增长20.6%,为五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68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1.1亿元,增长33.55%;完成工业增加值30.55亿元,增长23.83%;实现利税13.46亿元,增长57.4%。实现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3.1%。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31亿元,增长5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3.23亿元,增长97.5%。实际利用外资4.76亿美元,增长102.9%;实际引进内资168.95亿元,增长1.35倍;外贸进出口总值2.31亿美元,增长73%。个私经济实现工商税收10.17亿元,增长29.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14亿元,增长10.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增长2.3%。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9.3%和22.1%。全年新增从业人员3.87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98万人,省外劳务输出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8.51。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市单位,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赣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奋进历程,我们倍感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总结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紧扣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市的第一要务。对于赣州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无论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是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都必须加快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努力拉高标杆、高点定位,力求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市情,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不断深化对加快发展的认识,丰富加快发展的内涵,完善加快发展的思路。始终坚持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置于万事之先,贯穿于五年政府工作的全过程。每年在市政府机关及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以发展为主题、以转变作风为重点的大学习、大讨论、大整顿活动,不断摒弃不思进取、妄自菲薄、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的思想情绪,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精神,增强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的信心,树立后来居上、抢位争先的壮志,着力营造集中精力抓经济、你追我赶争发展的浓厚氛围。从赣州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老区特点、赣州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推动全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实践告诉我们,只要以富民兴市统揽全局,矢志不渝地用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发展的业绩评判是非得失,用发展的成果造福于人民,我们就一定会实现赣州崛起的宏图伟业!
  (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开放。五年来,我们以创新的思维、胆略和举措,不断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纵深推进经济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加速国有产权和职工置换身份的改制,通过股、售、转、卖、并、破等多种改革方式,积极组织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有序进入。盘活了一大批国有存量资产,吸纳了一大批民营资本,引入了一大批外来资金,形成了国有老企业活力重现、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外资企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政府宏观管理层面上,从转变职能入手,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减少审批事项,下放管理权限,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效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放活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落实目标任务,强化考核激励,形成了领导带头、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小分队招商为主,驻点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友招商、以商招商、大型活动招商等多形式并举,降低了招商成本,提高了招商效果。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什么时候改革开放力度大,什么时候发展就快;哪个地方改革开放办法多,哪个地方变化就大。
  (三)始终坚持扩量提质、夯实基础,把结构调整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主线。赣州经济相对落后,根源在工业化水平低。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抓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自2001年起,全力实施三年主攻工业战略,打了一场做大做强赣州工业经济的攻坚战。突出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加大了产业整合和资源集约化配置力度,注重市场营销和创立品牌,强化融资和新产品研发,支柱产业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精力扶持重点企业,一批重点企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和领头羊。花大力气抓好重点项目,引进发展了一批拉动作用明显、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下功夫开发建设园区。通过财政注资、经营土地、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正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农”问题事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五年来,我们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产业快速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不断拓展。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壮大了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了一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加快。着眼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树立逐步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的理念,进一步打破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步伐加快。着眼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田水利设施继续改善,农业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践告诉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四)始终坚持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来,我们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全局性、长远性的工作着眼,从投入不足这一最具牵动性、突破性的主要矛盾着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大力招商引资吸纳国内外资金,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激活民间投资,充分挖掘市场融资潜力,不断加大资本运作和筹资力度,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破解资金难题,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集中力量建成的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如果没有五年来加大投入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量,就不可能有基础设施建设的骄人业绩,也没有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拉动力,更无从谈起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的持续增强。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着力抓好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城市四大环节。在城市规划上,2003年中心城区发展规划编制进行了国际招标,绝大多数县(市)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新一轮总规修编工作。在城市建设上,加大了新城区中心路网、排水排污工程及供电、通讯、供水系统建设力度,实施了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项目,中心城区的综合功能得到提升。两个次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关镇建设全面推进,在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优化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城市管理上,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市容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在经营城市上,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做好经营土地的文章,激活变现各类城市资产,形成了财政、金融、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实践告诉我们,牢牢抓住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这个突破口,着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程度和人口聚集程度,扩大经济发展容量,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加速赣州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五)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长期任务。做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五年来,我们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巩固和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全面完成了各年度人口控制计划,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连年下降,全市总体进入了低生育水平。
  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土地审批,制止和纠正各类“圈地”和滥占耕地行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基本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开展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治理整顿,关闭了一批非法开采的矿点,整治了一批“五小”企业。抓住钨和稀土这两个优势矿种,在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上做文章,创造了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四统一”模式,乱采滥挖现象得到遏制。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老污染源整治,深入持久地开展城市废水、废气、废物和噪音污染的治理,着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多年取得较好成绩。加强生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自然条件、人居环境有了改善。实践告诉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高度重视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高度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执政为民,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快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和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思想,坚持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团结协作、务求实效。注意眼睛向下,足行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真实情况,集中群众智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注意讲究工作效率和办事效果,对政府主要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对重点工程进行现场办公,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调,对看准了的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努力做到工作快节奏、高效率,办事言必行、行必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从严治政、廉洁自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五年来,我们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政府的神圣使命,躬身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竭尽全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困难群体较多,我们切实正视并努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帮助城乡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居民排忧解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再就业安置基金,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制度,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解决城市就业、就学、就医、出行、住房和农村用电、用水、道路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非典”防疫工作,确保无一人感染“非典”。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兼顾各方面利益,认真细致地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征地拆迁补偿、企业和农民减负等工作,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与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沉下心来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有许多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速度偏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业化、城市化滞后,支撑带动和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能力薄弱,落实“两个确保”、“一个低保”的压力依然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个别政府部门及少数工作人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现象。对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