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见效,持续推动粮食节约减损,遏制餐饮浪费,强化节粮爱粮宣传力度,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组建由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委农办分管领导任召集人,21家市有关单位为成员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专班,明确主要职责、工作规则等,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印发《赣州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压实部门责任,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健全完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粮食节约减损
聚焦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全链条实施粮食节约减损行动。一是推进生产环节减损。优化提升水稻育种能力,成功选育优良水稻新品种4个,为生产环节减少损耗提供了品种支撑。举办“机收减损大比武”等培训活动,积极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2024年全市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875%、同比下降0.31%,机收减损效果显著,低于国家现行作业标准。二是推进存储环节降耗。印发提升粮油烘干加工能力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方案,目前全市新建稻谷烘干点91个,新增日烘干能力7213吨,累计日烘干能力达20940吨,同比增长52.5%,有效满足粮食烘干需求,实现节粮减损增收。加快建设高标准粮仓,开展“好仓装好粮”,持续加大粮食仓储设施提升改造,推进低温、准低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今年新增现代化粮食储备仓容14万吨,改善提升储备仓房,实现提质降耗、优粮优储。三是推进运输环节减损。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推进粮食等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赣州港赣县港区五云码头2024年装卸粮食总量3869吨,种类包括豆粕、小麦、玉米,港口装卸过程中损耗率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符合交通运输部《散粮港口作业减损节约管理指南》相关规程。鼓励运输企业采用新型包装材料、运输设备,粮食运输过程霉变损失率下降。同时引导企业优化运输车辆的装载技术,通过合理配载和紧固装置的使用,减少运输途中因颠簸、碰撞导致的粮食散落损失。四是推进加工环节增效。发展节约型粮油加工,鼓励粮油加工企业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有效推动米糠、麸皮、胚芽、油料粕等副产物深度加工利用,提升粮食加工节粮减损技术。大力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全市畜禽饲料豆粕用量预计减少53010.6吨,豆粕平均用量由2023年的11.6%下降到9.8%,玉米使用量预计减少49687.5吨、同比下降4%。
三、开展执法检查
印发《赣州市规范外卖商家行为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餐饮浪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落实措施,并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检查等检查的必查内容,组织开展反餐饮浪费、随机“查餐厅”等专项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监督检查反食品浪费工作落实情况,如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及提醒顾客打包等情况,严厉查处误导、诱导顾客过度消费从而导致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以来,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23777家次,立案21起,大余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大余县南来北往餐饮店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入选为省级典型案例。
四、遏制餐饮浪费
健全反食品浪费工作机制,将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节约型机关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重点内容,2024年对30家机关食堂开展反食品浪费抽查评估,其中季度抽查市直机关食堂14家、抽查比例达市直机关食堂总数的52%,年度抽查16家县(市、区)级机关食堂,获评优秀评估等级的10家、占比33%,良好等级的14家、占比47%,合格的6家、占比20%。
五、强化科技支撑
围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争取江西理工大学承担的“Ni抑制水稻Cd吸收的离子组学分析及分子机理研究”项目获2024年省级科技专项资金10万元,无公害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推广等获2025年省级科技专项资金100万元。坚持将食品和粮食领域作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早专晚优”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利用等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市财政预算资金150万元。强化科创平台支撑,组建成立了省、市两级粮食、食品相关领域创新平台34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7个),科技创新赋能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六、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开展多样活动。以世界粮食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爱粮宣传周为契机,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进餐饮单位、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倡议签名、体验秋收等形式开展“文明风采百姓舞台”之“反对浪费崇尚节约”专题示范展等系列宣教活动,加大食品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知识普及力度,引导践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强化舆论监督。引导群众参与食品浪费监管工作,对食品浪费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及时曝光食品浪费典型案例,刊播《浪费可耻!江西通报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中消协等9家协会共同倡议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等系列报道,在赣州广播电视台开设《阳光热线》栏目引导群众参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监管工作,对食品浪费的行为开展舆论监督。三是强化经验推广。在赣南日报开设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等专栏,赣州广播电视台开设“县(市、区)长谈食安”“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等栏目,大力宣传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意义、有力举措、工作进展、显著成效等。2024年以来,定期发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主题公益广告,刊播报道反食品浪费工作信息200余篇(条),5篇反食品浪费工作经验案例获《江西生态文明》专刊推广,石城县创新推行“点菜师”制度,入选国家制止餐饮浪费第四批典型经验做法,获光明网等国家主流媒体推广,“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措施,持续推动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是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强化刚性制度约束,落实落细工作举措。二是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督促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倡导文明节约消费理念,促进加工和消费环节减少浪费。三是持续强化节粮宣传教育,开展反食品浪费主题活动和媒体宣传,推动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关文章